韵书
阴平 中間 衣冠 竿 觀看 穿 地名 參考 同暄、煊,又人名馮煖 占卜 濺濺,水疾流貌 負也 流入也 篿 綸巾 縿 扁舟 與浛同。沈也 蹿 頒通作朌 𩽾 𨟠 辿 𫓶 𨭉 𫍽 广 𬸣 𫗴
阳平 艱難 便安也 引也 硏究 沿 可汗 篿 骿 𫠊 𫘪 𤩽 𫍯 𬘫 𬸪 𫄧 𫔍
上声 斂也 舒卷 少也 欿 檿 弿 𬙂 𡎚 𪩘 𬸘 𬊤 𬒗 𩾃 𬘘
去声 災難 殿 傳記 线 樓觀 便 樹幹,幹練 舒卷 間開 冠軍 占據 名詞 躁急也 漸次 封禪 打轉、屢次 所負也 廿 隔也 嬿 𬘬 𬜬 𪾢 奿 𫢸 𬣡 𬇕 𬶠 𬀪 𫮃 𨚕 溿

拼音:pàn  韵部:
〈动〉
    (形声兼会意。从刀,半声。从刀,表明其意义与刀有联系。“半”是把牛分开。本义:分,分开)
  • 同本义
    • 判,分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• 继犹判涣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访落》
    • 纪于是乎判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三年》
    • 若七德离判,民乃携贰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中》
    • 遂判为十二,合为七国,威分于陪臣之邦。——柳宗元《封建论》
  • 又如:判割(分割);判妻(丈夫去世或与丈夫离异后再嫁的妇女);判散(分散);判礼(分离;分开);判迹(分道而行);判裂(割裂;分离)
  • 判决
  • 又如:审判(审理和判决);判词(判决的文词);判牍(判决司法案件的文书);判有罪;判无罪
  • 区别;分辨
    • 判天地之美,析万物之理。——《庄子·天下》
    •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。——·苏洵《六国论》
  • 又如:判别是非;判正(分辨是非曲直)
  • 裁定 。如:公判;评判(判定胜负或优劣);判事(判决事务的是非曲直);判个死日(预知死期。判:断定);判命(判定人的命运;拼命);判析(裁决)
  • [为了评价或强调的目的] 评定做上符号或记号
    • 使者呈上书看时,封面上判云:“汉大丞相周都督开拆。”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  • 又如:判卷子;判阅(批阅)
  • 球赛中裁定球或球员的情况 。如:判发球出界;判跑垒员安全进垒
  • 通“拚”。舍弃
〈名〉
    • 凡有责者有判书。——《周礼·朝士》。注:“半分而合者。”
    • 卿大夫判县。——《周礼·小胥》。按:“宫县四面,判县两面。”
    • 掌万民之判。——《周礼·媒氏》
    • 璋判白。——《公羊传·定公八年》
    • 天地判合。——《汉书·翟义传》
  • 判决狱讼的官 。如:州判;通判;判司(官名。掌批判文牍的官);判官头(雕绘着判官的马鞍)
  • 裁决诉讼的文书 。如:判花(花押。旧时在判决书后签字花押)